人工智能不会成为新物种,却可能导致人类内部崛起一个新种族

人工智能不会成为一个新物种,但它可能会导致人类内部出现一个新的种族,而这个种族就是超级人类。

谷歌不久前宣布,他们利用数千个 TPU 成功重建了果蝇的整个大脑。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人类进一步了解人脑的工作原理。 而且,现在已经有成熟的3D打印技术,利用胶原蛋白打印可以直接使用的心脏组织。

大脑和心脏是人类最重要的两个器官。 现在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复制、分析和扫描这两个最重要的器官。 虽然听起来像是《西部世界》、《黑镜》这样的科幻电影,但这就是目前硅谷科技创新的趋势。

过去几年,人们越来越多地讨论科技与人的融合,尤其是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大家都在讨论人类能否活到120岁,因为120岁是哺乳动物的生理极限。 事实上,科技让我们看到,人类不仅可以活到120岁,而且可以以更健康、更强的身体活到120岁,而不必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与疾病作斗争。 技术将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壮,我们的思想更聪明。

那么,技术正在改变什么?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生活? 技术正在微妙地改变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技术创新是唯一能够克服经济周期影响的巨大能量力量。 几百年前,突然出现了蒸汽机和电灯,整个世界都被照亮了。 这是科技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 为什么今天的技术感觉不到它正在照亮世界? 因为今天的技术改变世界的速度更快、更无痕迹、更难以察觉。

人工智能不会成为新物种,却可能导致人类内部崛起一个新种族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看到屏幕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到遥控器,然后按下开/关按钮。 现在,即使是两三岁的孩子,看到屏幕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用手指滑动屏幕。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智能手机改变了人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在硅谷,技术创新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由三个阶段组成,首先是基础技术创新,其次是技术应用创新,然后是商业模式创新。 过去十年,我们经历了一波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创新浪潮。 从基础创新到互联网应用创新,展现了一个完整的创新周期。

然而,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已经到了瓶颈期,下一个技术创新趋势即将到来。 我们称之为智能时代——各种新兴技术驱动的智能时代。

1/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惊人进展

进入智能时代,首先要介绍的是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的概念已经存在了60多年,目前正在经历第三代人工智能热潮。

几年前,人工智能注重基础技术和算法的创新,但现在更注重应用层面的创新。 进入应用端,高质量的数据非常重要,而这个数据的产生者是谁? 每个人都是。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生成数据,低成本传感器的广泛使用收集数据并将其作为人工智能的养料。 高质量的数据需要进行标签(Label),而标签是人工完成的。 俗话说“有多少智力,就需要多少体力”。

医疗保健是所有大型行业中最早采用人工智能的行业之一。 我在2017年发表了一份行业报告,名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它列出了医疗领域的各种人工智能应用。 影响最直接、最快的应用之一是医疗人工智能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应用广泛,比较有名的就是达芬奇机器人,医生可以操作它来进行手术。 还有单臂机器人,可以保证医疗设备以同样的方式进出患者身体,稳定医生颤抖的双手,并且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机器人在医学中的另一个有效应用是人体外骨骼。 2014年,我和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人体外骨骼公司进行了交流。 他们当时制作的整体外骨骼有点像钢铁侠身上的外骨骼机械装甲,总重量不到30公斤。 正常人戴上之后就能举起一个容器。 如果坐轮椅或从物理治疗中恢复的患者佩戴它,他可以正常行走。

还有一个令人兴奋的应用——纳米机器人。 纳米机器人实际上将人类大脑和机器大脑融为一体,甚至据说未来可能会形成超级大脑。 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实际上,人脑与机器大脑的结合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

人工智能不会成为新物种,却可能导致人类内部崛起一个新种族

纳米机器人,供图张璐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互联网一直是一个技术大脑。 我们不再需要记住那么多东西,我们只需在或百度上搜索即可。 现在只需将这种组合更进一步即可。 人类总共约有800亿到1000亿个大脑神经元,而且总数很难增加。 目前最好的 AI 处理器拥有约 100 亿个晶体管,但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长。 未来,我们可以利用纳米机器人来增加晶体管或大脑神经元的数量,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

有一家名为 的公司,制造脑机接口设备,其核心是由纳米纤维驱动的纳米机器人。 植入大脑后,可以重建大脑神经递质传输,修复大脑功能超级人类科技,治疗脑损伤,如帕金森病或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的问题是大脑的一部分变成了灰色。 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神经刺激,都很难恢复大脑神经递质的传递。 但制造出来的纳米机器人就像心脏搭桥一样,利用纳米纤维重建传输,从而使大脑损伤得到部分修复。

我们也在和美国国防部合作一些针对普通人的应用项目。 想想看,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如果添加更多的纳米纤维,你就可以传输更多的大脑神经递质,处理更多的信息。 你会变得更聪明吗?

机器人还有许多其他应用,例如靶向医学。 靶向是癌症治疗的未来。 如何精准投放药物? 利用纳米级发动机,可以将药物推到目的地,纳米机器人可以用作发动机。 即使是基因编辑,如果需要 DNA 引擎,也可以是纳米机器人。

再举一个与现代人类更相关的例子,大约两年前我谈到了一家非常有趣的公司。 其产品是一种内含特殊材料的胶囊。 患者服用胶囊,胶囊壳在胃中融化。 特殊材料被释放,它自动打开,连接到电极后,它开始在病人的胃里移动。 例如,如果孩子不小心吞下了纽扣电池,可以要求他服用一个胶囊,然后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材料。 它会一边在胃里走来走去,一边捡起异物,然后等到大肠移动。 已成功出院。 这也是纳米机器人创新的另一个维度。

人工智能不会成为新物种,却可能导致人类内部崛起一个新种族

很多时候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日常维度。 当我们把它应用到不同的维度时,可以开启很多想象空间,有些甚至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2/ 5G和边缘计算能创造什么奇迹?

这些令人兴奋的技术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这就是联系。

我们需要更好的方式和技术来连接,将大量的信息传输到云端,然后提供反馈。 我们需要更快、更可靠、甚至零延迟的网络传输和连接技术。 近两年,此类网络技术开始出现,即5G和边缘计算。

5G的核心好处是增加带宽。 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与过去相比成倍增长,过去的网络肯定无法承载。 您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生成多少数据。 谷歌在2014年发布了一款产品,温度控制设备Nest。 该设备有一个安全摄像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摄像头。 从发布到现在,收集到的所有数据信息已经超过了互联网上所有视频信息的总和。

如此巨大的数据量必然需要更大的带宽来传输。 但仅仅传输数据是不够的。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延迟。 比如,在无人驾驶的过程中,如果有两秒的延迟,就是一场车祸。 因此,解决延迟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节点,而边缘计算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顾名思义,边缘计算将计算能力置于边缘。 它不再将所有信息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然后返回。 相反,它利用本地设备将其变成小型计算机,进行快速信息处理和反馈。 满足海量数据的即时反馈需求。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用超级计算呢? 超级计算太快了。 因为边缘计算不仅解决了延迟问题,还解决了能耗问题。

一个超级计算机中心的能耗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能耗。 例如,慕尼黑大学超级计算中心的耗电量相当于德国一座拥有10万居民的城市的耗电量。 当今世界的关键词是可持续发展。 边缘计算的优势在于,它将计算和数据处理放在边缘,从而消耗更少的能源。

边缘计算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期待,那就是下一代信息载体技术。

这一代的主流信息载体是智能手机,它就像一台小型电脑,上面有所有的信息。 虽然已经足够小了,但人们希望下一代设备能够更小。 想要实现这个愿望,规模必须更小,消耗的能源更少,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不错,那么就需要新一代的信息载体。 现在有很多公司,其中一些是我参与的,已经将下一代信息载体技术商业化,例如将所有这些东西集成到隐形眼镜中。

你可以想象一下,以后你和别人交流的时候,都会使用隐形眼镜。 当你说话时,你可以看到各种信息,并且可以使用手势、皮肤、语音控制进行交互。 你与世界的互动将变得更加隐形、更加顺畅、更加难以察觉。 这些都是边缘计算带来的新机遇,包括下一代网络技术——分布式网络。

3/生物信息学如何帮助人类战胜癌症

人工智能不会成为新物种,却可能导致人类内部崛起一个新种族

生物信息学的最大优势是个性化诊断。 通过收集疾病本身的信息,以及预防阶段的日常生理信息,可以与个性化诊断相结合,推荐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对医疗水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正如前面提到的,如果我们希望未来能活到120岁并且仍然健康,早期发现疾病非常重要。

为什么个性化如此重要? 因为每个人生病的原因以及需要的治疗都是不同的。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但认知障碍疾病的病因是否相同,治疗方法是否相同? 每个人患病的原因是不同的。 可能是遗传问题,也可能是长期吸烟。 在生物信息学出现之前,没有办法收集海量数据来深入研究疾病的病因。 我们现在知道,认知障碍不仅可能是在基因水平上引起的,而且吸烟也可能在引发该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个性化诊断、个性化治疗如此重要。

生物信息学带来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早期诊断。 如果我们能在很早的时候对疾病进行早期筛查,然后及时治疗,在患者未患病之前就进行治疗,我们就可以保持健康到八十、九十岁。

有一家公司叫Bio。 他们主要研究微流体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单个癌细胞,甚至小细胞癌中的小癌细胞与所有正常组织分离。 只要检测这一种癌细胞,就可以在患病癌细胞刚刚出现时就发现疾病。 然后,通过采集生物信息,分析人的身体变化、病理信息、生理信息,进而提供个性化的早期诊断。 结果和个性化的早期治疗选择。

该技术可用于小细胞癌。 小细胞癌这个词可能有点陌生。 肺癌和白血病是两种类型的小细胞癌。 肺癌或者白血病基本上是中晚期才发现的,因为这些癌症早期很难发现。 但如果能够早期发现,肺癌和白血病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

除了早期疾病筛查之外,生物信息学还可以改变用户习惯。 过去,人们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现在,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我们的信息被生成和分析,我们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被持续监测和诊断。 身体的变化可以立即发现并反馈。

4/未来将会出现超级人类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对技术创新的看法。 过去几年,很多知名科学家和企业家都表示,人类未来将面临与人工智能的竞争。 人工智能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并取代人类成为神。

但作为一个深耕一线的投资人,每天看到那么多技术创新,感受却完全不一样。

AI确实发展得非常快,但到目前为止,AI虽然可以做一件事,但它无法理解做这件事的意义,就像鹦鹉一样。 我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不会像大家担心的那样威胁人类社会。 它将与人类更加紧密地结合,释放人类潜能,帮助我们变得更好、更强、更聪明。

但我们确实会因为人工智能而面临新的挑战和选择。 人工智能不会成为一个新物种,但它可能会导致人类内部出现一个新的种族,而这个种族就是超级人类。 会有一群人,因为各种原因,更快地接受技术,更早地与技术融合——精神融合,或者身体融合,然后变得更强、更聪明。 虽然这些人仍然是人类,但他们都会成为超级人类。

面对超人,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你准备好了吗?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和黑科技的发展,生物进化正在被技术进步超越。 随着技术和创新的获取越来越便捷,超人类主义者开始介入个体进化的推进,通过发明创造加速文明进程。

虽然这个群体的创作者来自不同的背景,从科学界到实验室黑客,但他们对技术如何改善或改变世界有着类似的反经验主义创作热情。

超人类科学是一门用于增强人类身心能力和才能的新兴科学技术,正在兴起。

它是一场国际文化知识运动,旨在克服人类状况中不想要或不必要的方面,例如残疾、疾病、痛苦、衰老和意外死亡。

当今的超人类技术,包括在四肢上安装动力外骨骼或让大脑像互联网一样连接,正在接近人类在 IP 世界中可以想象的一切。

身体:动力外骨骼

在韩国汽车巨头现代的工厂里,人类拥有与机器同等的承载能力已经成为现实。

现代工程师开发了一种名为 H-LEX 的动力外骨骼。 这件外套看起来就像一个小高达。 现代工厂的工人戴着它,可以像饭盒一样携带50公斤的东西。

人工智能不会成为新物种,却可能导致人类内部崛起一个新种族

这样一来,还有谁担心自己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呢? !韩国简直就是现代良心。

外骨骼不仅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举起重物,福特最近还发布了一款新型外骨骼,可以有效减少车间工人的伤害。

人工智能不会成为新物种,却可能导致人类内部崛起一个新种族

在日本东京,一家名为 的公司正在绘制一个更大的蓝图——一种利用脑电波来控制自身的机器人外骨骼。

人工智能不会成为新物种,却可能导致人类内部崛起一个新种族

山井义之是这家日本公司的创始人。 在过去的 15 年里,他的团队一直在开发 Hal,一种混合​​辅助肢体。 由于这种外骨骼可以接收肌肉信号,即使是因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而丧失腿部功能的老年人,或者膝盖以下截肢的残疾人,在佩戴Hal后也能获得一定的活动能力。

他们的野心很大。 他们的下一步是研究干细胞技术超级人类科技,以便患有严重脊柱损伤的人也可以使用这种机器人肢体。

这个名字来源于《终结者》中未来世界生产生化机器人的公司……看来一切都不是巧合。

眼睛:人类

动力外骨骼只是生理上的可穿戴设备,但加拿大著名科学家史蒂夫·曼已经把机器直接钉在脸上了。

人工智能不会成为新物种,却可能导致人类内部崛起一个新种族

我没骗你! 为了成为“超人”,上面这名55岁男子的脸上钉了一台机器! 光是想想就让人心痛。

在外人看来,上图中的曼是一个有些驼背的男人,脸上挂着各种机械装置,而且身材有些瘦弱,有些“怪异”。

然而,他是高动态范围成像(HDR)的创始人、谷歌眼镜前身的发明者、可穿戴设备的鼻祖……

曼脸上装的东西是他最引以为豪的。 这是一种可穿戴设备,可以让眼睛像相机一样拍摄和记录图像。 它还可以执行多种图像增强功能,例如在黑夜中增加亮度。 提高图像分辨率、调节强光以免刺瞎眼睛等。

具体原理,据我理解是:

原始场景通过称为分束器的设备传递到眼睛和相机。 图像以数字方式传输到计算机,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并叠加在分束器另一侧的原始场景上。

曼被称为第一代。 他把它安装在脸上,并钉在他的面部骨骼上,使得该装置无法移除。

寿命:不朽

恐怖片《逃出绝命镇》成为今年的大黑马。 剧中的巫术可以将意识传递给他人,让19世纪的人们活了200多岁。

人工智能不会成为新物种,却可能导致人类内部崛起一个新种族

结果,现代技术居然在老鼠身上实现了恐怖电影中的场景。

就在今年,意大利神经科学家塞尔吉奥·卡纳维罗成功移植了一只老鼠的头部,给另一只老鼠带来了两个头! 结果,小鼠成功存活了36小时。

据悉,类似的实验还将在人体上进行,实验对象将是一名中国人。

两个月后,法国巴黎物理化学工业研究所的科学家完成了记忆植入。 (可怜的)老鼠被植入记忆后,它会根据记忆去熟悉的地方。

《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说道:

他要保护自己的身体,直到他的大脑能够被存入电脑,实现真正的不朽。

据此,谢尔顿的愿望很可能会提前实现。 活得长久!

然而,还有另一种通往永生的方法——。

如果移植听起来有点可怕,那么Cas9基因编辑技术就可靠得多。

这是自 2012 年以来基因组编辑领域最令人兴奋的突破之一。基因编辑工具可以对 DNA 进行永久性修改,理论上开启了延长寿命和治愈疾病的可能性。

中国科学家成为第一个使用技术编辑一组免疫细胞并输送给肺癌患者的人。 成都四川大学首席肿瘤学家陆游表示,整个过程进展顺利。

与此同时,美国加速引入基因编辑临床试验,批准了一项用于癌症免疫疗法(一种刺激免疫反应的治疗方法)的提案。

有了这项技术,返老还童、永生不再是梦想。

大脑:人脑互连

既然有云计算、云平台,为什么没有云大脑呢?

手术台上永远只有一名外科医生。

试想,如果整个手术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重视手术过程,并分享脑力,手术的成功率不是会大大提高吗?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正在设计多脑互连的研究。

他们选择了三只小猴子,将它们的猴脑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电极将猴脑和电脑中的机械臂动画连接起来。 只要能让机器人手臂动起来,科学家们就会奖励猴子(香蕉)。 结果,这些猴子的大脑配合起来了!

随后,研究难度不断升级——三只猴脑各自控制机械臂的一个方向,仍然采用奖励机制让猴脑完成机械臂的操作。

同样的实验在四只老鼠身上也取得了成功。

老鼠的小大脑负责不同的操作。 在 3/5 的实验时间内,这些小鼠的大脑是同步的。 任务的操作分布在多个大脑中,类似于现代计算机在多个处理器之间分布操作的方式。

这些实验或许可以证明这个假设:人脑是相互关联的。

此后,必然会爆发出各种可能性,比如医生在手术台上的协作、海量计算的实现,甚至还有将人脑连接到云端进行远程操作的可能性。

对超人的向往源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死亡、疾病、机器人、AI……利用技术实现人类进化,是很多科学家一生想要达到的终点。

如果这些超人的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那么一日千里的旅行、看到六个方向、听到四面八方的声音、与史蒂夫·霍金的大脑互联(大脑无限开放)……也许都可以一一实现。

小伙伴们你们期待吗?

    • 2会员总数(位)
    • 4266资源总数(个)
    • 7本周发布(个)
    • 0 今日发布(个)
    • 1523稳定运行(天)

    365卡盟提供最优质的游戏辅助